其生产工艺采用烧尽加人物法和泡沫法。以耐火粘土、漂珠、耐火粘土熟料作原料,掺加结合剂和锯木屑,经配料、混合、成型、干燥、烧成,制得体积密度为0. 3~1. 5g/cm3的产品。粘土质隔热砖的产量占隔热耐火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在实际生产中,增加原料可塑性的主要方法有:
① 选料,除去其中的非可塑性杂质,如石英等;
② 将选料细磨,增加其分散度;
③ 加入适量可塑性物质结合剂,如纸浆废液、糊精等;
④ 对泥料进行真空挤出处理;
耐火砖物理功能的抗渣性是指耐火材料抗拒化学侵害,在变成展转窑皮初始层以及当物料粘稠穷或产生片面热带催促展转窑皮寂寞境况下,抗渣性就显得较度要紧.
孔隙率及导热系数,关于变成展转窑皮初始层有着要紧的用处,而且在展转窑皮片面寂寞时,孔隙率和导热系数较穷的耐火材料有助于展转窑皮的实时补挂.但同时又有或许表现出较穷的毁坏用处,使耐火砖剥离的薄层寂寞.
耐火砖在其出产过程中,其物理化学转变通常都未抵达烧成温度下的均衡形态.也有烧成不充分的耐火砖,所以在展转展转窑用处中再受热带用处时,穷多数的耐火砖鉴于其自身液相的产生及孔隙的填充,产生不可逆的沉烧紧缩.所以,热带体积安定性,在选用烧成带耐火砖时强制予以斟酌.
热口头层状勅离是展转展转窑烧成带展转窑衬承受热震后侵害的首要方式;若同时产生片面展转窑皮寂寞,就会使耐火砖利用寿命穷为减少.
2、生料成份颠簸对耐火砖的感化当铝率过高,液相黏度穷时,展转窑皮穷量垮落,操控上艰难操纵,对**展转窑衬无利,出产实习中铝率通常操纵在1.3-1.6;当釆得高饱和比、高硅率、低液相配料时易产生黏散料冲刷、磨蚀展转窑皮使展转窑薄严沉时挫伤展转窑衬,出产实习中硅2.5时,饱和比失宜抢先0.92,当硅率2.8时,饱和比失宜抢先0.90.
根据耐火砖成分的不同,其可以分为五大类,即:硅铝系耐火砖、碱性系列耐火砖、含碳耐火砖、含锆耐火砖、隔热耐火砖。
当高岭石在温度逐渐升高条件下煅烧时,其矿物相不断发生变化,在约550℃时生成亚高岭土(metakaolin,Al2Si2O7)、在约1000℃时生成尖晶石(spinel,(Al2O3)2(SiO2)3+SiO2),在约1100℃时生成似莫来石(pseudo-mullite,[Al2O3·SiO2]2)。另一种“耐火黏土”产品是莫来石(3Al2O3·2SiO2),它能够于1200-1500℃条件下煅烧高氧化铝高岭土和矾土质(bauxitic)高岭土制得。在这些温度下,黏土的主要矿物相(main mineral phases)转化为莫来石、方英石(cristobalite)和一种玻璃相(glassy phase)。
粒度是指耐火原料的颗粒大小。颗粒尺寸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简写PSD)是指连续的、不同粒度级别(以mm,μm或筛孔网目表示)范围内,各粒度级别的颗粒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粘土类原料的颗粒尺寸分布对其可塑性、干燥性能、烧成性能都有很大影响。原料的颗粒尺寸分布对耐火制品的体积密度、气孔率、机械强度及热震稳定性等的影响也十分明显。要想得到质量稳定的耐火材料,除对原料的化学矿物组成有所要求外,对其颗粒尺寸分布也应有明确要求